9月7-8日,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将在昆明举办。近年来,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云南工业结构调整的加速器、转型发展的主抓手,如何把好产业引到云南来?云南邀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潘学军,就云南以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承接绿色产业转移“新高地”这一个话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主持人:作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平台,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跨越千里,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9月7日,这场高规格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即将在云南举办,请问在您看来,云南省在抢抓机遇有序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什么发展优势与发展潜力?
潘学军:云南是资源大省,资源的禀赋一直是我们的优势,云南素有有色金属王国、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近年来,绿色能源在云南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新能源产业慢慢的变成了云南的第一大产业,同时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围绕磨憨磨丁合作区和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打造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成,云南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为承接高质量产业转移发展提供了前提。在政策上,云南省提出的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以及“3815”发展的策略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政策优势,应用的场景以及市场非常广阔。
就以我们本次的主题为例,我认为云南应该做到承接并吸引北上广深、京津冀的产业与资本转移,发挥区位优势,开启并联通南亚东南亚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实际做到产业的“承上启下”“内引外联”。总之,云南省通过建立机制和平台,聚焦我们的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以及自身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等多项措施,积极承接技术转移,以促进区域合作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
主持人:发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区域产业分工变化和产业梯度转移,但是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产能搬家”,更不同于普通的招商引资,而是对区域产业布局、产业生态、产业要素的升级、补强和优化。对于云南如何深入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您有什么看法与建议?
潘学军: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往往带来新的区域产业分工的变化和产业梯度的转移,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产能搬家”或者简单的原始意义上的招商引资,而是涉及到区域的产业布局、产业的生态和产业要素的深层次升级和优化。针对云南省如何来深入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并壮大我们的特色优势产业,我有以下几个看法和建议。
第一方面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的模式。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我们学校探索形成了以“专利许可转让+成果转化资本+优质上市公司”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模式,我认为这个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化。通过创新链贯穿学科链、学科链链接产业链的模式,逐步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成果转化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促进地方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市场的拓展。
第二个方面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与培育。首先能够依托高校的科技资源和创新平台,增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支持,为公司可以提供更多的技术、资金、管理等全方位的支持,帮助其尽快地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长期资金市场进行融资,比如昆工科技在北交所挂牌上市的成功经验,也可当作别的企业的借鉴,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和市场的认知度,使更多技术能够尽快地进入市场。
第三个方面要逐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基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实际要,主管部门要借力省内外高端咨询机构宏观布局的优势,制定科学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分析云南省的资源禀赋和市场的需求,优化产业的布局,促进不一样的区域的协调发展。同时应该进一步利用好高校的科研资源和技术的成果,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例如,将光伏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集中在特定的一些区域,打造云南光伏之都等等,形成产业集群的技术优势,提升整个产业市场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建成产业集群,形成上下游产业的互动,团结协作,共谋发展,这样整个产业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四个方面要逐步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云南省已经提出园区经济作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利用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支撑地方园区经济的发展。通过引入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提升园区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活力,为地方经济稳步的增长注入新动能。
主持人:在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上,您代表昆明理工大学及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相关单位达成了校地、校企、企企合作意向,共签订了15个框架合作协议。历经一年的合作打造,是否取得一些落地化成效?
潘学军:昆明理工大学作为云南省的一所重点高校,主动服务和融入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注重科学技术创新和成果的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创建了多学科、多元化的科学研究和创新体系。近两年来,我们直接转移转让的专利有100多项;校企合作转化了1000余项的技术,技术的合同金额有60亿元;辐射了国内外企业1000余家,创造的经济价值突破1000亿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一些贡献。
在去年在产业技术转移大会上签约了15项合作,都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这些合作主要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有以下几个成效我想逐一介绍一下。
第一,我们持续推动合作的深入。我们与合作单位在科技的研发、成果的转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持续地帮企业做大做强。其中,我们和昆明自动化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以股权的方式合作,加大了科学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第二,实施了数项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比如说我们学校的冯晶教授团队以11项专利作价2000万元成立了云南安权霄防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种专用于火灾低空飞行救援无人机,它采用了在轻质的材料表面涂层以及制备的方法,现在这样的产品已经投产,产品的投产为下一步的消防无人机的实战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减少人员的伤亡,减少机械的损失。这项技术也会逐渐地扩展到其他领域,比如船舶舰艇装备的防护材料、抗辐射材料等技术的研发。
我们学校的李天晴教授团队,他们联手陕西的医学公司,以作价入股的方式,一个技术包作价8000万元,在干细胞的培养和干细胞的医疗方面开展合作,很快就会进入到临床的应用。
另外,我们学校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维泰电能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合作,以无线充电有关技术我们引进了5亿的投资在昆明的呈贡落地,这一个项目的建成可以有效解决我们现在电动车充电进电梯、上楼层,私搭乱建电线充电等问题,为云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
第三,以高校智力推动园区经济的发展。我们为园区做好了各方面科技服务工作,在签约的昆明晋宁工业园区开展产业项目的专业咨询工作,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智力服务和专业的支撑。
主持人:随着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高校在充分的发挥教学、科研基本功能的同时,社会服务功能也愈加凸显,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不仅为地方产业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核心动力。与产业转移背景呼应,高等院校作为云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力军的地位不断凸显,在您看来,云南高校该如何在地方产业转移升级中承担对应职责,为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方面,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首先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科学技术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比如在2023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会上,昆明理工大学的肖寒教授团队和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开发的高强抗热冲击钛合金无缝管,具有屈服强度Rp0.2>1000 MPa、冲击工aku>25 Jcm2、延伸率5%等一些优良性能。这个技术产业化以后,创造了300余个新的岗位。高校可以借鉴这种经验,加速更多的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助力地方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其次,高校应当为公司可以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帮助解决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比如说在2023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中签约的昆明理工大学(陈正杰博士团队)为曲靖晶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N型单晶硅棒技术,这个技术提升了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
第二方面,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首先,应依照地方产业需求,我们的产业转移时往往对人才的需求更高,高校应当调整我们的课程设置,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比如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和钛合金技术的进步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高校就应当开设相关的课程并提供一些实习的机会,确保学生具备合乎行业需求的技能。其次,高校应当通过创业支持计划支持和激励师生参与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是在高科技材料和光伏领域。比如设立一些创新基金、提供一些创业的指导等方式,激励科研人员和学生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应用,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三方面,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首先,我认为平台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主抓手,如何来推动科技平台的建设,促进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问题。比如我们学校和云南的光伏产业结合之后,云南的光伏产业链从硅棒生产到光伏组件制造的全链条技术进步,体现了政产学研用合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它也结出了一些硕果,比如依托云南省硅工业工程研究中心发挥了研发技术、产业引进、技术创新的核心作用,推动了全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云南省硅光伏产业的发展。其次,科技平台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建立技术实验室和科研设备的共享机制,提升我们的研发效率。企业和高校能够最终靠资源共享的方式,帮助地方企业更高效地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针对自己的企业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形成合力推动技术应用和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第四方面,要逐步提升社会服务功能。首先,高校应参与地方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研究,为地方政府和公司可以提供昆工方案。比如,我们在解决光伏产业难题、高强抗热冲击钛合金等生产技术的瓶颈问题时,能够最终靠研究提供实际可行的技术上的支持。另外,要积极投入推动经济稳步的增长工作中,比如2023年云南省GDP较2022年增长4.4%,其中光伏产业对这一增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进一步支持和推动地方产业的发展,高校应当继续加强技术转化和人才的培养。这样不仅仅可以帮助提升地方产业的竞争力,还能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主持人:“有产业,无技术”“有规模,无质量”也是当前中国很大部分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请问在您看来,云南产业转移承接发展状况如何,云南应该从什么方面“发力”,迈进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双轮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与产业质量提升“量质齐升”的新阶段。
潘学军:新质生产力现在是一个热词,由新型的劳动者、新型的劳动对象、新型的劳动工具和新型的基础设施等要素来构成。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助力云南的产业转移,我想是我们一定要面临的一个话题。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针对云南产业的需求,着力研发颠覆性、革命性的技术、产业的重大关键技术,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比如围绕光伏产业。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些科研模式,有组织地集中力量快速突破,形成成果,转化落地。
二是要打造新型的生产要素及关键要素的汇聚。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培养高质量应用型的产业创新人才,更实用的产业应用技术,为未来产业提供更多更好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
三是要助力推动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产业绿色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通过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教育培训平台,积极与企业组织科学技术合作、人才教育培训,包括企业的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等工作,助力企业快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发挥高效的科技产业的优势,形成一些示范带动作用。特别要注重以创新链强化产业链,以人才链贯通产业链,以技术链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助推园区经济的发展。
四是要积极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合作。通过科技交流、教育的合作,带动产业的互联互通,企业的互往互动,形成南亚东南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模式。
从我们高校来讲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在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也不断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把我们的产业带到南亚东南亚,打通云南省的产业高质量转移,这样我们的技术、标准、规范等就会带到新的地方、覆盖更多产业,整个产业转移就能够更快速、更规模。